他,出生贫寒,却不甘平庸,一改中国几千年单一画派水墨画,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者;他,不但国画彩墨浑成,尤以奔马享名于世,而且是位慧眼识才的大教育家、大伯乐者。齐白石言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徐君也。”
开启“大画”先河
徐悲鸿的《徯我后》、《愚公移山》等作品从形态上看,可以说是其对伦勃朗《夜巡》、籍里柯《梅杜萨之筏》、德拉克洛瓦《自由引导人民》等作品的致敬,“徐悲鸿曾被那些欧洲的经典大画所感动,称叹为‘不愧杰作’,但是,一旦自己经营巨构,他的关怀落到了大写的‘人’与中国的‘人生’上,从而为中国美术开启了‘大画’的先河。”
真正意义的“现代”
徐悲鸿是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一代艺术家,“现代”这个概念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。范迪安指出,在徐悲鸿看来,“现代”已不单纯是一种美术样式的指称,而是关于美术本质的一种新的憧憬和构想。“他探索的‘中西融合’艺术道路是以中国文化为本体,兼容外来艺术优长的创新实践。”
回国从事美术教育
徐悲鸿从青年时代起就矢志于美术教育。1918年他被蔡元培聘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。1927年,带着复兴中国绘画的决心,徐悲鸿回国,即参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。此后徐悲鸿一生从未离开过美术教育,从南国艺术学院、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、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直到1949年的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。
经典作品